典型镇村

推荐攻略

【小众秘境探秘!带爸妈解锁前美村的侨乡风情】
✨【小众秘境探秘!带爸妈解锁前美村的侨乡风情】     🏠 藏在繁华背后的宁静古韵——前美村,一个因“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而名声在外的地方,却不仅仅只有这一处风光!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古老村寨,永宁寨,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是澄海不可多得的古建筑瑰宝哦!🏰   👩‍👧‍👦 带上爸妈,我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以下是我们的游玩攻略,保证让全家都满载而归!🎒   9:30 AM:起床洗漱后,直奔茶楼享受一顿地道的早茶,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先填饱肚子,中午也很顶饿。🍵🥟 10:30 AM:自驾从汕头市区出发,半小时车程,轻松抵达前美村。🚗 🅿️ 停车攻略:村子有三个停车场可选,我们推荐三号,靠近村子,最重要的是——免费!💰 👣 探索之旅: 村子里的古建筑维护得相当好,商业化气息很淡,仿佛时间在这里慢了半拍。🏘️ 穿梭在宅院间,你会发现很多还有人居住,那种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倍感亲切。👨‍👩‍👧‍👦 最后的重头戏——陈慈黉故居,这里可是曾经的米商大户之家,花砖铺地,色彩斑斓,据说都是从南洋海运而来,奢华程度可见一斑!🏛️ 🎟️ 门票Tips: 只有陈慈黉故居需要门票哦,70岁以上老人免费,60岁以上半价,记得带上身份证!📄 下午阳光正好,但村里石板路多,记得穿平底鞋,轻便出行,别穿太多,免得闷热。👟 🚻 公共设施: 村里设施完善,洗手间干净整洁,非常方便,无需担心。🚽 🌈 这么棒的小众旅行地,赶紧带上你的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时光之旅吧!💖  
无语了家人们,林寨古村,已经荒废了❗️
太无语了🙄❗️😅   河源林寨古村,我们满怀期待,从源城区开了快一个半小时车,来到竟然已❗️经❗️荒❗️废❗️了!   🪧原来售票处的公告贴着:因升级改造,暂停营业,重新开业,另行通知。但是我们在里面逛了一下,大部份建筑杂草丛生,大门紧闭,也没什么原住民在住了,丝毫看不出到底是在升级改造什么?而且,越往里面走,那种阴森森的感觉,谁懂啊😭😭   🏠林寨古村是拥有“全国最大四角楼古建筑群”的古村落,现仍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24座,是典型客家风格的四角楼,其规模大、数量多、建筑艺术精湛、文化底蕴深厚,在全省乃至全国实属罕见。林寨古村还是“中国首批传统村落”“中国文化历史名镇名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然而,林寨古村里面,一个叫“颍川旧家”的景点,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里面竟然在养鸡(P7-8)🥲对面有个阿叔说,政府没钱运营了,他们自己来管,每人给十块钱就能带进去看,里面有很多好看的。但我们还是没进去。   🔍在微信搜“林寨古村”,还有有很多各种在推广的文章,不乏一些河源当地政府的官方帐号。但是这样没有配套、没有开放的村落,却不如实告知游客,我相信很多人慕名来到会跟我一样失望😞。不过如果你不介意这些,喜欢到无人之处探险,看看古村外围,那也可以来看看吧。  
河源市紫金县义容镇龙腾村天字嶂
     紫金(旧称永安)义容镇的天字嶂,风景幽绝。它是一座很有故事的山,满溢着忠义之气。天字嶂山体由花岗岩组成,主峰海拔764米,山脉与鸡公嶂相连。山上有明代解元钟丁先讲学传道遗址和观音庙、孔子岩、杨景石洞等古迹,山顶有仙人石、仙人足迹、仙人切豆腐、仙人试剑等自然景观。山上树木葱笼,山峦叠嶂,景色秀丽。山中万寿寺一碑文描述天字嶂云:“涌地千寻,峻拔万山之首;近天五尺,巍标一岫之尊。”    要上天字嶂,曾经道路难行,交通不便,需要步行10公里才能上山。近年铺了水泥路,车可以开上去,但坡度超过45度的陡坡很常见,有些考验开车技术。   天字嶂上最好看的一个自然奇景——仙人石,由两大巨石叠合而成。上面的巨石高约12米、直径约6米,从特定角度看,像是仙人的面部。仙人石四周有10多个大石簇拥,其中一石如卧榻,人称“仙人卧榻”。此外,还有孔子岩、仙人足迹、猫公石、杨景石洞、仙人试剑、仙人切豆腐、天洞、公王石、鸳鸯石、杨绸寨等奇景,数百年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天字嶂原名“天子嶂”,其改名的传说,流传有几个版本,一个与风水先生看坟地风水有关,另一个与官兵剿匪有关,两个传说,都是闹出大事,直闹到皇帝那里去,后来就都有了一个相同的结果:皇帝看到状纸上“天子嶂”的“天子”二字,很是恼怒,感觉屁股下面的龙椅就要坐不稳了,下旨要他们将这座山改名,不许再用“天子”二字。“天子嶂”只好改成了“天字嶂。” 解元钟丁先抗清失败归隐   天字嶂山中相传最有名的隐士,是明朝解元、抗清义士钟丁先。他隐居在这里的时候,清初三藩之二——尚可喜、耿精忠来书请他出山辅佐,但被他拒绝了。如今,山上还留有他读书、课徒的山洞孔子岩。   孔子岩就在万寿寺后不远,循一泥阶小径而上,踏过层层叠叠的枯叶,走200米后,便见一堆磊起的巨石,若不是有向导指引,恐怕只瞄一眼就过去了。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我们弯腰进了一个洞口,里面竟是一间十二三平方米的石室,春夏间较为潮湿,洞中有一石案。这正是钟丁先读书、课徒的孔子岩。   明末清初,明朝解元钟丁先变卖所有家产举兵反清复明,众多乡民战死,而明朝终究忽喇喇大厦倾倒,满人入主中原,掌了天下。事已无可为,钟丁先只好穿上袈裟,住进这个天字嶂,与山下的清朝世界划清界限。他在诗里写道:“得鱼沽酒歌沧海,不脱蓑衣卧月中,那管流西,那管流东。”   石室还另有一半人高的洞,洞口依然堆叠有一块块岩石。洞外有一平台,站于平台之上,但见岩上青苔极厚,鸟声盈耳,草木生香,风来时,山上万叶作声,沙沙如浪涛袭来。   清道光年间,长乐(今五华)人温训在《钟义士集》中称,钟丁先有宰相之才。清廷为了拉拢汉人知识分子,曾是明朝解元的钟丁先也在被拉拢之列。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耿精忠邀他出山,钟丁先回复说,所欠古人只一死耳,入觐不敢也。惠州副总兵黄应杰、知县、游击等许多清朝官员,纷纷来信劝他归顺,钟丁先一一拒绝。其中,他在回黄应杰的信中,说自己“一误投人胎知觉运动之灵,二误生中国衣冠文物之乡,三误读圣贤忠孝廉节之书”,狠狠地说自己连人世都不该来。   就在这山上,钟丁先著成《四书明微》共12卷,今多散佚。紫金县文化馆馆长黄海棠大力搜集,为钟丁先收集作品并已付梓。   洞外,石壁上刻有巴掌大小的字,因石质坚硬,所刻不深,又因岁月已远,很多字上长了薄薄一层青苔,有些地方字痕渐平,只勉强认出“四”、“分”二字。这字,是否为钟丁先所刻?不得而知。 与永安县同龄的万寿寺   天字嶂山腰处,有一座古庙,名曰“万寿寺”,与永安县(即今紫金)同龄,1569年永安县建县时,此寺亦建成。站于寺前,一望无际,田畴宽广,村落棋布。   万寿寺里有两块清代石碑,说明了这寺的由来。一块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另一块刻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碑文显示,万寿寺最初由性宗和尚于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所建,初名显祐庵,又称万福庵。这一年,正是永安建县之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知县张国瑚游历于此,将庵名改为万寿寺。   钟丁先曾为万寿寺佛堂撰一楹联云:“佛旨幽玄,犹如云挂山头,行到山头云又远;禅机浩荡,恰似月临水面,劈开水面月还深。”清康熙二十三年(1694年)甲子,性宗和尚的法裔孙怡白和尚继承衣钵,住持此庵。永安县知县张进箓首先捐俸,为申、商、士、庶之倡,改变旧制,建成民房样式的上三下三两侧横屋,所有墙壁、地面、台阶均用石砖砌成,上下堂和两厩间置放菩萨、金刚共20多尊。历代多次修建。民国十六年重修,并建醮演木偶戏。   万寿庵在“文革”时遭拆毁。1980年,女居士陈原重修万寿寺,按原貌修复建成上下堂瓦房。刻有钟丁先撰联的佛堂石柱楹联石柱,断为几截,匠人将它砌进围墙里,还能看到“禅机浩荡”四字。1996年重修;2007年12月,经县宗教主管部门批准,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并将万寿庵更名为“万寿寺”。 天地会与九老诗社   这山是那样的险,清中期天地会曾在这里盘踞,与清朝官兵对峙了一年有余。   “有博罗县匪徒曾鬼六勾结该县匪徒官粤陇等,纠众滋事,于距城八十里之天字嶂、青溪约地方抢劫村庄。”清嘉庆七年十月廿一,两广总督吉庆的奏折上,转引永安知县蒲心浩的话说。于是派兵去剿,但不算成功。当年十二月,广东巡抚那彦成奏报嘉庆皇帝说:“各县禀报被扰村庄,永安共计八十余处,博罗共计一百六十余处,凡贼踪所经之地,焚烧一空,瓦砾满地,触目惨心,殊堪怜悯。”当局继续派兵围剿,到当年十一月初三,义容一带匪徒俱已肃清,只剩天字嶂及附近永安等处,还有官粤陇、赖东保两班人马共二三千人。最后,天地会在天字嶂上与清廷共顽抗了一年多,才被官兵赶到铁笼嶂等处。   到了民国初年,永安县最有文化的9位老人,他们或是拔贡,或是秀才,仿效白居易组织的香山九老,也成立九老诗社,在天字嶂上游山玩水、吟风赏月。他们定出4条入社条件:70岁以上,有秀才以上功名,家中有3代以上要有德行。按这条件,找到6人:杜林芳(翰生)、蓝楹华(湘眉)、陈凤仪(顺廷)、刘学增(敏三)、叶兆榴、郭逸斋,还差三人,就找到69岁的刘芹香等人入了社。于是,他们由60岁左右的青溪蓝仁东作东,登上天字嶂设宴赋诗,一时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