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镇村

推荐攻略

连州大山中飞出的红军空中骄子冯达飞
连州最知名的革命先驱,是红军、新四军重要将领——冯达飞将军。在连州东陂镇,冯达飞的名字家喻户晓。   走进冯达飞烈士曾经的居所,历史故事仿佛重现眼前。冯达飞烈士的故居位于连州市东陂镇一座青砖房坐落在错落分布的现代民居中,青砖房门上“光荣之家”的匾布满岁月的痕迹。这是典型的广东小院,但正是这不起眼的小院,从这里走出了一位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的红军和人民军队航空先驱—冯达飞。 走进冯达飞纪念馆故居的大厅映入眼前,按照当年的样子进行了复原。革命之家的牌匾挂于大厅中央,大厅桌上摆放着东陂镇特色菜肴,居所内保留着许多烈士曾经的生活用具,陈列的旧物,满是历史的痕迹。冯达飞纪念馆以照片和文字资料为主,真实地反映冯达飞的革命一生。   1931年1月下旬,冯达飞在家乡东陂宣传中共的主张和政策,赢得了父老乡亲的信任、拥护和支持。1934年冯达飞随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教育长、新二支队副司令员等职务,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冯达飞将军被敌发现不幸被捕。在狱中,冯达飞继续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面对劝降,他始终坚贞不屈、拒不投降,最后壮烈牺牲,年仅42岁。   冯达飞纪念馆和故居承载着红色基因和红色记忆,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无论是他青年时期的求学之路,还是在战场上的英勇战斗,以及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都深深感染了在场的党员们。冯达飞将军虽已长眠地下,但为革命事业所付出的牺牲,将永远为后人铭记。长征期间红军在连县逗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却在连州人民中代代相传,一直激励着连州各族人民,为了建设繁荣昌盛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惠州墨园村 ,探寻400年古村的历史韵味🎈
✨太值了!远超我的预期!今天一定要给大家分享这个超美的古村落——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的墨园村。这里距离横沥镇东北约 6 公里处,静静坐落在东江东岸。   🏘️墨园村的历史那可是相当悠久,有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最早可追溯到明代。传说在明末清初,墨园先辈在此落地生根,他们和当地原住民用跑马滴墨的方式圈定了村庄的范围,“跑马滴墨,圈地成村”的美谈也由此流传至今。这个典故为墨园村增添了一抹神秘而浪漫的色彩。   🛕当你踏入墨园村,那些古建筑便如同一幅幅古老的画卷展现在眼前。古老的屋檐微微翘起,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斑驳的墙壁上,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那是历史留下的印记。   大夫第更是气势恢宏,精美的雕花、古朴的门窗,无不彰显着昔日的辉煌与荣耀。漫步在古建筑群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着那个时代的气息。   🍲墨园村的美食也是一大亮点。这里的农家菜,充满了淳朴的乡村味道。鲜嫩的走地鸡,肉质紧实,炖煮之后香气四溢,那浓郁的鸡汤让人回味无穷。还有当地特色的河鲜,鱼肉鲜美,无论是清蒸还是红烧,都别有一番风味。新鲜的蔬菜从田间直接端上餐桌,带着泥土的芬芳,清爽可口。此外,还有各种特色小吃,让你的味蕾在这里尽情绽放。   🎡如果带了小朋友,一定要去古树庄园,那里有亲子游乐设施,小朋友们可以尽情玩耍。   快来墨园村,开启一场难忘的旅程吧💖。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共融,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要挤顺德大良啦,顺德陈村一日游也很🉑️~
一直觉得顺德大良很绝,好吃好玩好喝。   直到我来了顺德陈村, 我才发现这里太chill了……   在这里浪费一天时间, 来一个陈村一日游是一件幸福的事。   🌟关于一日游路线:   大都村➡️吃陈村粉➡️陈村渔人码头   路线看着很简单,却可以吃好玩好喝好。 当然不过瘾的还可以加多一个陈村花卉世界,让眼睛大饱眼福!   🌟关于景点:   大都村:充满各种有趣的涂鸦。来到这个村的第一印象是这个村太幸福了,不仅村落规划很好,村里面的每个角落都有有趣的涂鸦……   无论电线杆、树干、墙体、沙井盖……你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童趣涂鸦   陈村渔人码头:里面藏了顺德2家网红咖啡厅,在黄昏时候选择一个户外位置坐下还可欣赏日落。   这里还是由造纸厂改造的创意园。不得不说改造者太有童趣,除了涂鸦,会动的小眼睛真是一绝。   🌟关于美食:   黄但记陈村粉、黄师奶的糖水……都是满满陈村人的回忆~   🌟游玩tips :   ☑️Citywalk记得备上一对舒适的户外鞋,走路起来才不累。   ☑️这条路线可以自驾、也可以搭乘地铁,距离广州紧30分钟,周末游玩好去处!   ☑️相对周末人挤人的大良,这里真的很chill。   ❤️如果你还在查看佛山顺德的国庆游玩路线或者周末出行攻略,这次不妨选择来顺德陈村看看哦!   #佛山旅游#周末去哪儿#广州周边游#佛山拍照#顺德旅游#顺德一日游 #顺德陈村#小众旅行地#轻户外#顺德旅游攻略 #国庆划得来逛吃指南#本地人才知道的小众景点#国庆我要慢慢玩#国庆哪里人少#大城市里的小景点 #国庆攻略突击复习 💋Hi,是我吖梓。
湛江邦塘村:李唐后裔之乡
这是“雷州第一村”——邦塘村。高堂屋巷勾勒出肌理筋骨,家风祖训承袭成文脉气韵。李世民后裔数百年来在此聚族而居,营建、保护、传承。2012年,邦塘村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跟随无人机的镜头从空中俯视,绿树掩映着邦塘村的百座古民居,李氏宗祠里香火不断,有形无形之间,塑造出一幅当代乡土中国图景。让文脉传承悠久的雷州古村在发展中留住“根与魂”,李志盛以守护家乡为己任,今年是他义务做邦塘村“文体协管员”第二十年。   “我们是李世民的后代!”李志盛在向外来的客人介绍时,语气淡定而自豪。   “在评选中国传统村落时,我们整理了两大箱材料来证明。”李志盛解释,安史之乱后,李氏后裔流散全国各地,其中有一支流落到江西宁都,后迁至福建莆田,再由莆田迁移到湛江东海岛。根据李氏族谱记载,明初年先祖李德重又从东海岛迁居于此,是为该村始祖。   “乡村民居的选址重在人文宗脉的绵延发展,只要山形水法符合兴旺之象,就可以作为居住之风水宝地。”湛江市博物馆原馆长、副研究馆员陈志坚说,邦塘村也是如此。始祖李德重选中这块“金鲤吐珠、青蛙共喜”的回澜宝地格局,并将其改造形制,协调自然整体生态的完美。同时根据周易易数,按照北乾、南巽规划,分为南、北两村。村古民居100余座,飞檐翘角,建筑精巧,其中的浮调彩绘,线条流畅优美,形神毕。据介绍,该村最大的一座古民居拥有天井24个,房间72间。   如今,邦塘村已历经二十三世,南、北两个自然村均姓李,人口已达5000多人。站在南村村头北眺,几百亩葱郁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村边清泉涌流,古榕参天,远处还有潺潺流水,恬静悠闲,更有大片的荔枝、黄皮果树层林叠翠,果实累累。   当游人再往深入望去,便能看到清代举人、“雷州一代宗师”李韶绎题邦塘村庙的楹联:“门当秀塔垂文笔,庙拥清泉回倒澜”,以赞美其形胜。   在邦塘村,现保存较为完好的有“廉让间”“中和”两个门楼,它是主要防御工事。“当时每天晚上7点,村民会关起闸门防土匪。”李志盛指着炮眼和抢眼,这就是当时保护巷道内村民的壁垒。   走进巷道,高墙深院,飞檐翘角,威仪十足。每户人家大门临街排列,“邦塘村是典型的双体巷,两户家宅相连依,但不能相对,为了增强邻里和善。”陈志坚著有《湛江文史系列丛书——建筑文化》一书,对湛江建筑有着系统的研究。   而最为邦塘人津津乐道的,便是清代乡绅李云龙的古宅。   李云龙的家宅是邦塘村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全宅以“回”字形布局,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共有72间房子。“雷州人十分讲究居宅的布局形式,有三合院式、四合院式、四六合院式等,力求‘四平八稳’的对称之美。”陈志坚认为,以李云龙家宅为代表的邦塘村古民居是雷州典型的古建筑。   进入李云龙家宅大门,四面高墙深院,前庭是客厅,两层弧形的门口,门顶塑“建德第”“师古”篆字,这是接待客人的地方。从客厅的小门进入上院,便是书房。客厅前面有两道门,进入第二道便进入正宅。庭院宽深,正面是厅堂,两边是厢房。   李云龙家宅正堂对面有一堵墙,便是照壁,上面雕塑着象征官府门第等级的浮雕,山墙下正面是一幅五鹤图,鹤鸟神态各异,或飞、或站、或俯、或仰、或卧,象征“五福临门”之一,山墙上面雕塑“万福攸同”四个大字。虽然现代人无从看到全貌,但仍旧感受到古时建筑的高超技艺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景。   居民宅第不但有其结构布局的形制,还以其屋顶的类型定其风格名称。“雷州的封火山墙运用五行五星形纹装饰,是雷州古建筑最重要的内在文化。”陈志坚解释,广府的“镬耳山墙”代表了富贵吉祥,安徽的“马头墙”代表着“马上出发、马上成功、马上回来”,雷州则是利用“五行”来建造装饰封火山墙,“目的是防火灾,其内在意味着生生不息的发展”。   八卦五行,处处“有料”。邦塘村的独特,在于既保留了其原生态的自然景象,又保留了精美的建筑艺术。这里的人们企图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探究、对传统文化的尊崇,找出其规律,与社会道德共融,设置邻里和睦相处的生活空间,酿造和谐的生活氛围。
广州增城高埔村:走进九龄后裔之地,感触岭南诗意乡愁
“增城只有一个高埔村,它是独一无二的。”年过古稀的张淀渊是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原文化站站长,每每谈及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高埔古村,他总感叹“这里有活着的‘历史’”。 9月4日,台风刚刚过境,让炎热的高埔村有了一丝凉意。这一天也是张淀渊定期“探村”的日子。抚摸着高埔村的百年古迹,张淀渊边走边看,时不时向旁人介绍高埔百年前的故事,“如今村里的建筑年久失修,但高埔人的诗意与烟火,从亭台楼阁的残型中仍然依稀可见。” 高埔人懂诗。相传高埔村人是唐代名宰相、大诗人张九龄的后代,旧高埔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新高埔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诗情画意的生存土壤,加上重视诗文教化的家族渊源,使新高埔村人一边躬耕田园,一边读书进仕,过着亦耕亦读的诗意人生。 高埔人爱诗。“平芜矗起两峰齐,云净天空木叶低。”“新晴绿掩芙蓉嶂,乱石青分大小楼。”……一句句诗词不仅是高埔人才情迸发之所在,也寄托着当地老百姓对故土的情感,起承转合间诉说着鹧鸪山丘、高埔水库、石门古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里是派潭镇高埔村,有着属于张九龄后裔们的诗意乡愁。   凝练—百年高埔百年人间   古往今来,对字词的锤炼,是诗词创作之根基。 正如古诗词“吟安一个字,胜却万般情”,高埔古村的一株古树、一口古井、一栋古建筑,背后凝练着百年人间烟火,是高埔人开往一个又一个未来的“岁月列车”。 “高埔村有400多年的历史。当时先辈们为躲避战乱,在这里寻得一隅安逸,也把张九龄传承下来的诗情画意带到这个小山村中。”高埔村乡贤张劲儿回忆着古村往昔,感叹宗族祖辈的不凡历程,“你看这道石门缝,当时就是一道抗匪防线。” 据清代《增城县志》及村中《张氏族谱》记载,新高埔村于明万历戊戍年(1598年)10月19日,由十四世祖张兰亭、张椿庭两兄弟始建,后因匪患被迫弃村迁回旧居旧高埔,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再由张梅庵、张补斋两兄弟复新重建。 摊开现存于广东省图书馆的《增城地名大全》,新高埔村包括榄树吓、塘吓,距荔城西北二十三公里。从天空俯视,新高埔村成半月形聚落。“因村民从旧高埔迁出建新村,故名新高埔,有许多张姓村民在此聚居,大家都是张九龄的后代。”张劲儿说。 作为盛唐名相之后,高埔人有着浪漫奔放的诗人气质,其中最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便是清代诗人张文灼。张文灼既是一名诗人,也是清代太学博士陈维岳的丈人。因陈维岳协助朝廷匪乱有功,其两个儿子奖军功六品,张氏家族成了当地影响最大的名门望族。张文灼在高埔村中建设了许多亭台楼阁,开办讲书授学活动,传播诗词文化,并以其影响力恢复了废弃已久的派潭坪。 “古村广场有8对旗杆石,这是古代朝廷对读书人的表彰,从侧面反映了高埔人一边躬耕田园,一边读书进仕的诗意人生。高埔自古人才辈出,这是令每一个高埔人自豪的事情。”张劲儿指着高1.5米左右,宽40厘米左右的石条,脸上满是自豪。据了解,清朝以前只有科举考试取得进士的人,才有资格在家门口放置旗杆,一个进士只能放置一对,旗杆石的多少,直接表明了这个家族进士数量的多少,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据介绍,新高埔村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崇文重教,形成了中国典型的耕读文化,数百年来在岭南地区远近闻名,有着十分深厚的底蕴。高埔村人历来重视耕读,文风蔚然,村内处处见书院,处处闻书声,处处飘书香,这些都是高埔尊学重教历史的最好见证。“古时高埔还是有名的驿站,往来雅士络绎不绝,行商坐贾比比皆是,可以说是一个‘小盛唐’。”张劲儿说。 据资料记载,高埔村现存增城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12处,均始建于清代。按类型划分,其中有5处为坛庙祠堂、2处学堂书院、3处为其他古建筑、1处为桥涵码头、1处为宅第民居。 百年高埔有着百年人间。文风盛行的高埔村,也是一个有着顽强战斗力的红色村。据村史记载,高埔村在1939年被日寇进犯,村自卫队积极反抗,九十余人依靠“燕誉楼”这座碉楼死守,幸而保得全村百姓周全。 “惯看春风秋月,高埔几经沧桑......”抚摸着“燕誉楼”楼身仍存的“弹坑”,张劲儿突然有感而发,对着村中百年榕树,吟诗长啸,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经岁月淘洗的百年高埔村史。   纵情—文人墨客诗意纵横   诗由情而生,情因诗更浓,在高埔村更是如此。 “作为张九龄的后人,高埔人爱看书,看诗词,希望用诗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高埔村高埔社社长张耀航一边翻开高埔村张姓族谱,一边对我说,“尤其每年大家到韶关祭祖,都会交流一些自己写的诗。这些诗词虽然不是传世佳作,但也是一种独属于张九龄后人的风雅。” 高埔人的诗意,从古村建筑可见一斑。如建于清代的书房曰园,三间四进,头进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滴水剪边,青砖石脚,红砖铺地。屋内更有厅、房、天井、雕梁画栋,精巧非常。“曰园屋内有一处不大的空地,两边有精雕的房柱,那就是古代文人墨客纵情诗歌之处。”张劲儿说。 当地村民介绍,在明清时期,高埔村是诗人的雅集之地,吸引了杨梅都(派潭)、崇贤乡(小楼)等地的大批诗人,村里的“涉趣园”“燕誉楼”“黎光阁”等风雅之地都是他们的流连处。在浓郁诗风的影响下,高埔村诗人辈出,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诗人,如明代有张大中、张昌华等,清代有张文灼、张凤鸣等。这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在高埔古村以茶酒相聚,结庐写诗,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诗。“今天,在张氏族谱以及《增城县志》上,仍然可以看到先辈诗人们吟咏‘招贤八景’‘杨梅八景’‘高埔八景’等胜景的大量诗歌。”张耀航说。 村中最引人注目的“燕誉楼”,可谓是集高埔古建筑之大成。这栋高4层,约20米高的碉楼是防御型建筑,每层楼都凿有枪眼。楼的南面最高处书“燕誉楼”三个阳纹繁体正书,建筑背面双锅耳山墙,造型独特。“你看‘燕誉楼’,虽饱经沧桑却未有巨变,这是高埔人匠心所在。”张劲儿说。 “燕誉楼”的主人是清代诗人张文灼。当时邑人吴学思路过村中,与张文灼诗酒和唱,留下了《燕誉楼》一诗:百尺高楼倚翠微,朝来野色媚春晖;绿成围处千篁绕,清到门边一水飞。浮槛山光长侑酒,对人花萼欲香衣;月明容有吹箫客,曾向当年引凤归。 “高埔古村厚重的木门、悠长的石板路、古朴的老房子,这些是属于派潭人的共同记忆,也是高埔百姓扯不断的乡愁。先辈们的诗意文化,是烙印,也是财富,需要我们去重视去保护。”张淀渊说,“我们要各方合力让百年高埔焕发新生机,这也是我们文化站的职责。”  
塱头村 | 避世古村,国庆小众村游目的地推荐!
塱上清风起, 送我上青云。 斜阳照墟落, 趁风放纸鸢。 【古村简介】 岭南特色的广府古村落一一塱头村,距今已有约700年历史。青云桥边,荷塘之畔、榕树之下,保存着完整的明清青砖建筑逾300座,村中还有20多座祠堂书室,连绵400多米,与古代民居一道,组成了占地约6平方公里、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 塱头村建筑形式以独特岭南古村落“梳式”居住格局,将全村划分为18条以礼教命名的巷道,首尾各主要出口均有一座门楼和村子相接,与风水塘及周边水体围合成弧形防御结构,结合封闭的巷道、内敛的建筑形式,形成了深具粤中传统民居特色的防御系统。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 自驾:塱头古村停车场(关注塱头村视频号可免停车费) 交通:9号线飞鹅岭站B口出站后公交或打车 门票:免费 【推荐游玩顺序】 青云桥一春阳台一古村池塘(荷塘、村史馆、渔隐公祠、留耕公祠)一三馀里一积墨楼一经纬阁门楼一友兰公祠 【主要景点介绍】 古村池塘:村前有一个面积超大的荷花池,盛夏时节荷花盛开,超出片。 春阳台:村内乡村振兴项目,独具特色的文化展馆,设计简约,可以观看文化展览,假期会有文化活动,可关注春阳台公众号留意。 积墨楼:当时花都首富黄友故居,天台是经典机位。 友兰公祠:祠堂内专门建有一个“接旨亭”,极为罕见。 【拍照机位】 渔隐公祠前的大广场 积墨楼楼顶 春阳台楼梯 村中荷塘 朝彻美学生活馆2楼 【游玩感受】 塱头古村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社会力量的投入开发,古村得以修缮焕新,探索出了一条“最传统、最活力”的乡村可持续发展模式。随着春阳台文化馆、和春住民宿、古村市集与展览等多元文化业态陆续落地,咖啡店、奶茶店等新潮的小店入驻,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
🔥东莞茶山隐藏瑰宝!寒溪水村:红色记忆与璀璨夜色交相辉映✨
Hey小伙伴们,今天我要带你们揭秘一个超有料的地方——东莞茶山的寒溪水村,一个让人心动不已的红色文化宝藏地!🚗🌟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走进寒溪水村,仿佛踏入了一幅历史的长卷。这里不仅是罗姓家族的聚居地,更是红色文化的沃土。罗氏革命史迹陈列馆1号馆、2号馆,每一块展板都诉说着先辈们英勇无畏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   🌈夜色璀璨,变身网红打卡地📸 但你知道吗?当夜幕降临,寒溪水村又换上了另一副迷人的面孔!占地约1.6万平方米的平安文化主题公园,灯光如昼,美得不像话!健身、散步、赏景...这里成了村民们最爱的休闲地,也是小红书上的新晋网红打卡点哦!🌃🏞️   🌱旧貌换新颜,乡村振兴显成效🌱 曾经的荒废鱼塘,如今变成了景色宜人的公园;脏乱差的旧市场,摇身一变成了精致的休闲小广场...寒溪水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魔力!🏡🌳   💰村集体经济大飞跃💰 不仅如此,寒溪水村的村集体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从2016年的500多万,飙升到2020年的1796万元,这背后是全村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红色旅游,带火乡村经济🔥 红色资源让寒溪水村火了起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未来,这里还将继续完善旅游设施,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让“红色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快来寒溪水村,感受那份独特的红色魅力与璀璨夜色吧!记得带上你的相机,记录下这份难忘的美丽与感动哦!📷❤️   #寒溪水村红色之旅# #乡村振兴新面貌# #网红打卡地#
🔥穿越时光的红色印记!顺德杏坛东村,革命老区的辉煌篇章✨
今天带你们一起探访一个超有历史感的地方——顺德杏坛东村革命老区!👣🚗   从杏龙路优雅右转,驶入荔枝大路,一路开到尽头,惊喜就在眼前!🌳🌳 东村公园静谧而庄严,革命老区纪念碑巍然矗立,仿佛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纪念碑两面,一面红底金字“顺德区党员教育基地”,另一面黑底金字“东村革命老区纪念碑志”,字字铿锵,铭记历史。📜🔥   走进这片红色热土,党旗飘扬,“入党誓词”雕塑、李株园雕塑、思源亭...每一处都是革命精神的传承。📚💪   你知道吗?东村曾是顺德县工委的坚强后盾,为解放顺德立下汗马功劳!💪1947年起,这里就是地下斗争的秘密战场,东村小学成了革命的摇篮,李株园等先烈们用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不朽篇章。📚🎓   2004年,政府修建了纪念碑和思源亭,2019年更是全面升级,打造成了党建文化公园,东村村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更是亮点满满,党史革命史展览馆里,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现在,这里不仅是顺德党员教育基地,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 带上家人朋友,一起来感受这份沉甸甸的历史吧!👫👭   别忘了拍照打卡哦,让这份红色记忆永远闪耀在你的小红书里!📸🌟   #顺德革命老区# #红色教育基地# #传承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