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镇村

真乡- 广州增城高埔村:走进九龄后裔之地,感触岭南诗意乡愁

发布者:韩安东(重度咖啡版) 发布时间:2024-10-02 点赞数:303 收藏数:24

“增城只有一个高埔村,它是独一无二的。”年过古稀的张淀渊是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原文化站站长,每每谈及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高埔古村,他总感叹“这里有活着的‘历史’”。

9月4日,台风刚刚过境,让炎热的高埔村有了一丝凉意。这一天也是张淀渊定期“探村”的日子。抚摸着高埔村的百年古迹,张淀渊边走边看,时不时向旁人介绍高埔百年前的故事,“如今村里的建筑年久失修,但高埔人的诗意与烟火,从亭台楼阁的残型中仍然依稀可见。”

高埔人懂诗。相传高埔村人是唐代名宰相、大诗人张九龄的后代,旧高埔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新高埔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诗情画意的生存土壤,加上重视诗文教化的家族渊源,使新高埔村人一边躬耕田园,一边读书进仕,过着亦耕亦读的诗意人生。

高埔人爱诗。“平芜矗起两峰齐,云净天空木叶低。”“新晴绿掩芙蓉嶂,乱石青分大小楼。”……一句句诗词不仅是高埔人才情迸发之所在,也寄托着当地老百姓对故土的情感,起承转合间诉说着鹧鸪山丘、高埔水库、石门古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里是派潭镇高埔村,有着属于张九龄后裔们的诗意乡愁。

 

凝练—百年高埔百年人间

 

古往今来,对字词的锤炼,是诗词创作之根基。

正如古诗词“吟安一个字,胜却万般情”,高埔古村的一株古树、一口古井、一栋古建筑,背后凝练着百年人间烟火,是高埔人开往一个又一个未来的“岁月列车”。

“高埔村有400多年的历史。当时先辈们为躲避战乱,在这里寻得一隅安逸,也把张九龄传承下来的诗情画意带到这个小山村中。”高埔村乡贤张劲儿回忆着古村往昔,感叹宗族祖辈的不凡历程,“你看这道石门缝,当时就是一道抗匪防线。”

据清代《增城县志》及村中《张氏族谱》记载,新高埔村于明万历戊戍年(1598年)10月19日,由十四世祖张兰亭、张椿庭两兄弟始建,后因匪患被迫弃村迁回旧居旧高埔,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再由张梅庵、张补斋两兄弟复新重建。

摊开现存于广东省图书馆的《增城地名大全》,新高埔村包括榄树吓、塘吓,距荔城西北二十三公里。从天空俯视,新高埔村成半月形聚落。“因村民从旧高埔迁出建新村,故名新高埔,有许多张姓村民在此聚居,大家都是张九龄的后代。”张劲儿说。

作为盛唐名相之后,高埔人有着浪漫奔放的诗人气质,其中最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便是清代诗人张文灼。张文灼既是一名诗人,也是清代太学博士陈维岳的丈人。因陈维岳协助朝廷匪乱有功,其两个儿子奖军功六品,张氏家族成了当地影响最大的名门望族。张文灼在高埔村中建设了许多亭台楼阁,开办讲书授学活动,传播诗词文化,并以其影响力恢复了废弃已久的派潭坪。

“古村广场有8对旗杆石,这是古代朝廷对读书人的表彰,从侧面反映了高埔人一边躬耕田园,一边读书进仕的诗意人生。高埔自古人才辈出,这是令每一个高埔人自豪的事情。”张劲儿指着高1.5米左右,宽40厘米左右的石条,脸上满是自豪。据了解,清朝以前只有科举考试取得进士的人,才有资格在家门口放置旗杆,一个进士只能放置一对,旗杆石的多少,直接表明了这个家族进士数量的多少,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据介绍,新高埔村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崇文重教,形成了中国典型的耕读文化,数百年来在岭南地区远近闻名,有着十分深厚的底蕴。高埔村人历来重视耕读,文风蔚然,村内处处见书院,处处闻书声,处处飘书香,这些都是高埔尊学重教历史的最好见证。“古时高埔还是有名的驿站,往来雅士络绎不绝,行商坐贾比比皆是,可以说是一个‘小盛唐’。”张劲儿说。

据资料记载,高埔村现存增城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12处,均始建于清代。按类型划分,其中有5处为坛庙祠堂、2处学堂书院、3处为其他古建筑、1处为桥涵码头、1处为宅第民居。

百年高埔有着百年人间。文风盛行的高埔村,也是一个有着顽强战斗力的红色村。据村史记载,高埔村在1939年被日寇进犯,村自卫队积极反抗,九十余人依靠“燕誉楼”这座碉楼死守,幸而保得全村百姓周全。

“惯看春风秋月,高埔几经沧桑......”抚摸着“燕誉楼”楼身仍存的“弹坑”,张劲儿突然有感而发,对着村中百年榕树,吟诗长啸,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经岁月淘洗的百年高埔村史。

 

纵情—文人墨客诗意纵横

 

诗由情而生,情因诗更浓,在高埔村更是如此。

“作为张九龄的后人,高埔人爱看书,看诗词,希望用诗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高埔村高埔社社长张耀航一边翻开高埔村张姓族谱,一边对我说,“尤其每年大家到韶关祭祖,都会交流一些自己写的诗。这些诗词虽然不是传世佳作,但也是一种独属于张九龄后人的风雅。”

高埔人的诗意,从古村建筑可见一斑。如建于清代的书房曰园,三间四进,头进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滴水剪边,青砖石脚,红砖铺地。屋内更有厅、房、天井、雕梁画栋,精巧非常。“曰园屋内有一处不大的空地,两边有精雕的房柱,那就是古代文人墨客纵情诗歌之处。”张劲儿说。

当地村民介绍,在明清时期,高埔村是诗人的雅集之地,吸引了杨梅都(派潭)、崇贤乡(小楼)等地的大批诗人,村里的“涉趣园”“燕誉楼”“黎光阁”等风雅之地都是他们的流连处。在浓郁诗风的影响下,高埔村诗人辈出,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诗人,如明代有张大中、张昌华等,清代有张文灼、张凤鸣等。这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在高埔古村以茶酒相聚,结庐写诗,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诗。“今天,在张氏族谱以及《增城县志》上,仍然可以看到先辈诗人们吟咏‘招贤八景’‘杨梅八景’‘高埔八景’等胜景的大量诗歌。”张耀航说。

村中最引人注目的“燕誉楼”,可谓是集高埔古建筑之大成。这栋高4层,约20米高的碉楼是防御型建筑,每层楼都凿有枪眼。楼的南面最高处书“燕誉楼”三个阳纹繁体正书,建筑背面双锅耳山墙,造型独特。“你看‘燕誉楼’,虽饱经沧桑却未有巨变,这是高埔人匠心所在。”张劲儿说。

“燕誉楼”的主人是清代诗人张文灼。当时邑人吴学思路过村中,与张文灼诗酒和唱,留下了《燕誉楼》一诗:百尺高楼倚翠微,朝来野色媚春晖;绿成围处千篁绕,清到门边一水飞。浮槛山光长侑酒,对人花萼欲香衣;月明容有吹箫客,曾向当年引凤归。

“高埔古村厚重的木门、悠长的石板路、古朴的老房子,这些是属于派潭人的共同记忆,也是高埔百姓扯不断的乡愁。先辈们的诗意文化,是烙印,也是财富,需要我们去重视去保护。”张淀渊说,“我们要各方合力让百年高埔焕发新生机,这也是我们文化站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