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镇村

真乡- 梅州侯南村:一个小山村,半部客家史

发布时间:2024-10-02 点赞数:289 收藏数:36

“一腹三翰林”“翁孙八进士”“同榜三进士”“同堂七魁”……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一个以文风鼎盛、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每一块土墙灰砖都仿佛在诉说这条古村的厚重。126座古建筑到处呈现跨越千年时空的字眼,镌刻在侯南村的人文肌理里,以另一种方式向每一个来往的行人,低语诉说小山村里的“半部客家史”。

 

天地逆旅,光阴过客,人以其繁衍生息、瓜瓞绵长创造了历史。一场秋祭,让开枝散叶已26代的杨氏后人,隔山隔水、分散他乡依然能够聚在一起,让住在侯南老宅中的杨氏后人深感家的真谛。

 

“肇庆堂在上堂安放祖先牌位,因为它也是采光最好的地方。”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百侯镇的行政讲解员,蓝静雯在讲解肇庆堂建筑文化时,强调了作为客家人的侯南村人的祖先“信仰”。如是观闻,侯南村最多的是古民居,最旺的是人气,最重的是先祖,而这也是以“客”自称的侯南村灵魂。

 

寻根|“百侯出百侯”

 

每一个侯南人都能如数家珍地讲述祖上在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迁徙中,于宋末迁来此地的历史——只在细节上有一些因人而异的差别。“客家民系属于汉民族一支,是中国历史上五次大迁徙的历史产物。而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在宋末第三次大迁徙中形成。”蓝静雯说。

 

“中国客民史可谓源远流长,但各地出现的客民都先后消融在当地居民之中,唯独在闽、粤、赣交界地区形成客家这一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民系。”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在《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提到,赣南、闽西、粤东北三块区域,横跨五岭南北,均属较典型的山区,正所谓“无客不山、无山不客”。

 

在如今已兼做百侯宗族文化展览馆的侯南村杨氏家庙,常设有包括侯南村人源自的42姓展览。展馆详细追溯了每一个姓氏迁至百侯的朝代或年份,并以宗祧意义上的堂号、堂联明确了每一个姓氏源自中原哪个省份县域、世代所操职业是什么,经历过哪些重大流变。弘农堂、关西堂、四知堂……俨然42部姓氏史。

 

“其实,侯南村来到这边之后,最早是在梅潭河以西打铁为生。一年过年他来当时的侯南生火,火炉三天三夜不灭,他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就举家从西河搬迁来到百侯定居。因此侯南村旧称溪南村,1998年后才改成侯南村。”百侯镇侯南村党支部书记杨武祥说。

 

据传,侯南村也曾依仗地处僻远而崇尚武力,而在明朝一场农民起义被镇压后,一位杨姓先祖幡然醒悟,他意识到兴文或许能创出一条生路,于是他在家祠创办家族私塾,给予入读杨氏子孙以资助和奖励。随着文风日盛,在朝为官者越来越多,宗族理事会会将每年考生名单一路往上递,请沿途百侯出身的官员在衣食住行方面照拂。

 

到了清朝后期,杨氏第一位进士杨之徐倡议将“白堠”改为“百侯”,这也是侯南村游客中心处所立广告牌上“百侯出百侯”的内涵。据百侯镇统计,明清以来全镇出翰林5人、进士24人、文武举人134人,进入近现代百侯也走出将军1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地厅级以上干部60多人、高工以上职称450多人,高等学院院长15人,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侯南村,而“一腹三翰林”“翁孙八进士”“同榜三进士”“同堂七魁”更是杨氏荣光。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社会继替产生教化权力,一些价值观念会一代一代在家庭中传承下去。如今科举取士时代过去,而侯南村崇文重教的习俗却刻在了村民的基因里,“我们侯南人都重视孩子的教育,每年都有考上重本大学的学生。”杨武祥说。

 

建筑|一方时空的永固

 

“尽管现在很多与外乡人通婚或因个人发展外迁,老一辈也大多都会要求子辈一定要教孙辈学讲客家话。”提及村里依然通行客家话,肇庆堂杨氏后人杨璐随口吟出“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除了客家话,侯南人还与杨璐一样习惯于几世同堂的大家族生活传统。论辈分与她先生同辈的杨展农因一份老宅情结,在广州一所学校退休后,回到肇庆堂过起了大家族生活,并乐于给八方来客展示他们的大家族生活。

 

肇庆堂那道树立在十道屏风上的中门,杨展农以好客之礼与展示家族荣光、客家文化的本分多年来开开合合无数次,“来,你数一二三,我就喊开中门,迎贵客!”

 

而无论语言或者生活,侯南村人能固守不变的一个外部原因,还在于侯南村处处可见的瑰宝——建筑。因崇文重教在科举取士时代大获成功,令侯南村出现众多官厅式建筑——既有客家传统围屋建筑的防御性与群居性,也有鲜明的中原汉族建筑所喜的装饰性与门第身份观——许多传统都因为一方时空的永固而传承下来。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埔县文化名人蔡海光先生称,“梅州的古村落与古建筑承载着我们客家祖先千百年的村规家训和文化理念,这些古老的村庄记录了我们先辈的居住理想和生活尊严,每一处古老的村庄都隐藏着一段或长或短的历史故事,都遗留着历史的体温和韵味”。

 

通议大夫第,建于清乾隆十五(1750年),为“一腹三翰院”之一的清乾隆年间翰林院大学士杨缵绪致仕后的宅邸,客家建筑风格与府第式建筑风格交相辉映。两百余年来,尊奉教化,人才辈出。“这一名字含官职的府邸是典型的官厅式建筑,砖木结构,整体分上中下三堂、左右四横、九厅十八井,有80个房间,坐西北向东南,大气恢宏,古朴典雅。”蓝静雯阐释,它体现的是客家人入朝做大官后精神已经回归中原祖地的一面。

 

客家人的兼容并蓄、谦逊好客,也决定了在崇文重教之外富商大贾的出现。在近代中西文明碰撞的时刻,富商的家宅充分体现了两种迥异风格交会时绽放的光彩。

 

肇庆堂,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由药材商杨得荣、杨得明兄弟斥资八万五干光洋兴建,占地近3280平方米。整座民居由一栋官厅式堂横屋组合式围屋、两层西式洋楼组成,萃取中西建筑艺术精华,被誉为客家民居的金枝玉叶——装饰艺术登峰造极。其正门设于堂横屋一边,书有匾额“敬修衍庆”,有对联曰“敬祖千秋岁,修德万代传”。

 

“譬如洋楼有时钟,却定格在六时二十分寓意吉祥连年、四季平安,百年前已经安装排水管道,但是却被制作成了竹节样,寓意了屋主希望子孙一代比一代强的期望。”蓝静雯总结道。

 

有别于客家土楼的古民居成为侯南村丰厚客家文化的“活化石”,百侯镇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达126座。

 

“侯南村完整地反映了大埔县在明清和中国革命各个时期客家乡村风貌。”百侯镇文旅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侯南村也留下了许多红色建筑,进一步丰富了侯南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底蕴。

 

传承|重塑百侯千年古韵

 

“侯南村是百侯镇人文资源的集中片区,也是核心片区。”百侯镇侯南村村委会主任助理蓝琦思说。

 

蓝琦思介绍,当前侯南村有1座国家级文保单位肇庆堂,3座省级文保单位通议大夫第、莲瑞流馨、中议大夫第,1座市级文保单位笙曹筱筑,素谦公祠、南麓公祠、海源楼等18座县级文保单位,还有“三十六巷”、骑楼老街等。

 

“我们保护古民居最好的方式还是有人在这里居住。”像通议大夫第、肇庆堂,两座建筑两侧的横屋依然住在杨氏后人,而且都是几世同堂的生活。他们乐于向远方宾客展示传自祖宗的荣耀,在贵客盈门时,开中门以示客家最高的迎客之道。杨璐分享道,“我们这里三代同堂的家庭很多,好处也非常多。”

 

随着百侯镇以侯南村为核心片区发展文旅产业,杨璐作为肇庆堂主人之一,也在景区当起了讲解员。接孩子、做饭等家务事有老人的帮助,让她不仅对“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颇有感触,也让她对客家人家族观念有了深刻体会。这样不废祖居的家族式生活方式成了侯南村发展文旅产业的又一鲜明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百侯镇以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策略全面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采取“修旧如初”的原则推进“老屋新用”。

 

“在国家文物修缮资金的支持下,完成了对5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文保单位的修缮,目前仍在对留福井等特色古民居进行修缮。”百侯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百侯镇将继续坚持保护与传承并重、开发与利用并举的原则,依托古镇百侯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契机和旅游景区平台,修缮改造部分较有历史价值、有代表性的特色古民居,重塑百侯千年古韵。

 

如今,南麓公祠成了“翰林文化展览馆”,永庆堂设了“杨应彬同志革命生涯陈列室”,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尚德公祠被租用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通议大夫第、肇庆堂等依然有村民几代同堂居住的古民居成了生动的“客家生活展馆”。他们与所生活的村庄一起组成了客家文化的大观园。

 

如今,侯南村的村民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而在他们的周围,来自各地游客络绎不绝。“这不仅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还是一大片艺术宝藏,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家的归属感。”杨璐说。

 

行走在侯南村,人们可以发现这种内化于心的生活信仰生机盎然——一栋栋兼具现代化与客家建筑风格的新房,在小巧的大门上都有一副石刻的古意横生的匾额:乐华楼、福安楼、赐庐……

 

或许正如肇庆堂一处房檐下的诗句“好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那般,百年前的留痕正在焕发新生。如今的侯南村应验了这句诗。2023年,古老的侯南村乡村振兴故事翻开崭新一页,成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